靶标解读丨经典的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
Source: Elabscience®Published: 2024-05-28
上期内容,给大家分享了专题内容《靶标解读丨一文了解炎症反应重要靶点——HMGB1》(点击查看推文),重点介绍了HMGB1的功能活性、信号通路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栓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D-二聚体”也出现在大众视线,它在临床试验中被用于血栓排除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同时也和其他指标一起用于其他疾病的联合诊断。本期内容,将跟大家讲解D-二聚体究竟是何方神圣?
D-二聚体简介
D-二聚体(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因此,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其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可靠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性的观察指标。
D-二聚体的来源
当我们血管受损,血液就会喷涌而出。而我们的机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启动凝血系统,接收到信号后,纤维蛋白原就位,进化为纤维蛋白单体,进一步进化为交联纤维蛋白将血止住。任务完成后,纤溶酶出现,开始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单体及交联纤维蛋白。FDP就是血浆中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单体及纤维蛋白原经纤溶酶降解后的多种降解产物的统称。即FDP包括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单体(FM)的产物(FgDPs),以及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bDPs),其中FbDPs包括D-二聚体和其他的片段。
D-二聚体分子量约为62 kDa,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8 h,主要通过肾脏和网状内皮系统从循环中清除。
图1. D-二聚体的形成过程
“纤溶系统”的过程
纤溶系统的核心是纤溶酶的激活,一般将纤溶酶的激活人为分为三个途径:内激活、外激活和外源激活。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叫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溶活性异常增强,即称为纤溶亢进。纤溶亢进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纤溶亢进
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剂(t-PA、u-PA)增多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后者降解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的血浆水平和活性下降。临床表现常见于t-PA、u-PA增多的疾病。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纤维蛋白原在没有大量转化成纤维蛋白之前即被降解,D-二聚体为阴性或升高不明显。
继发性纤溶亢进
如血栓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由于疾病前期凝血机制增强,纤维蛋白大量生成,继而引起纤溶亢进,因此D-二聚体阳性或显著升高。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测定血浆D-二聚体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已经生成,从而为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症提供重要依据,这个也是FDP与D-二聚体的一个应用。
D-二聚体的相关疾病
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塞症(VTE)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导致腿部肿胀和疼痛。PE多是由于DVT血栓脱落(通常来自下肢深静脉系统)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PE和DVT具有相同易患因素,是VTE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连续正常的D-二聚体水平有可能在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低的患者中识别。此外,D-二聚体,无论其高于临界值,都可能预测静脉血栓栓塞复发[1]。
图2. 深静脉血栓(DVT)诊断流程图
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约15%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血栓,尤其多见于腺癌和已转移的恶性肿瘤。
将2021年6月10日至2022年12月10日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80例结肠癌患者和80例良性结肠肿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一步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NLR、D-二聚体、T淋巴细胞水平,并比较不同阶段结肠癌相应水平。并针对上述指标与结肠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EA、CA199、NLR、D-二聚体、CD8(+)与患者是否患有结肠癌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联合NLR、D-二聚体、T淋巴细胞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2]。
D-二聚体的变化趋势和患者分期、疗效和预后有关,在晚期患者中升高趋势更明显,疗效好的患者D-二聚体降低比疗效差的患者更显著;D-二聚体升高患者其复发转移率更高,死亡风险更高[3]。D-二聚体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D-二聚体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机体的凝血功能亢进,可诱发机体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提示患者体内纤溶活性增强。
D-二聚体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急性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疾病、心搏骤停等疾病中均会升高。
D-二聚体具有中等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是诊断疑似患者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的理想标志物。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本身不能诊断人工瓣膜功能障碍,但可能提醒医生推荐患者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最好是透视检查[4]。
D-二聚体与脓毒血症
D-二聚体水平预测院内脓毒症死亡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白细胞计数和血管升压药治疗,D-二聚体水平的低值和极高值均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D-二聚体异常与脓毒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结局有关[5]。
D-二聚体与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组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可达87%[6]。同时,也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也显著升高[7]。
D-二聚体与特殊人群
妊娠期妇女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且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大多数高危妊娠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明显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早期发生子痫前期的妇女中,母体对止血系统有异常反应,测量凝血谱可能是子痫前期的另一个预测指标[8]。
以上,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经典的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的相关知识。